校园新闻 当前位置:首页 - 校园动态 - 校园新闻
发布日期:2025/9/26
作者:吴琴
来源:贵阳市民族中学
浏览次数:471
为创新“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”教育形式,9月23日,长郡贵阳高级中学组织学生开展了以“探索非遗瑰宝,共谱团结新篇”为主题的民族非遗文化研学活动。本次活动中,长郡贵阳高级中学师生走进多彩贵州风景眼文创园,从石阡毛龙的震撼表演,到非遗博物馆的文化熏陶,再到通草画胸针的手工创作,全方位感受贵州非遗的独特魅力。
一、皂角广场体验石阡毛龙:非遗表演点燃文化热情
在多彩贵州风景眼文创园,研学活动进入高潮。同学们分组体验了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——石阡毛龙。龙舞所蕴含的自强不息、团结协作的精神,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。
二、非遗博物馆探秘:752项瑰宝展现民族文化多样性
随后,师生走进文创园内的非遗博览馆。馆内以实物、模型、视频等形式,集中展示了贵州752项非物质文化遗产——苗族银饰的精美花纹、侗族大歌的音频片段、布依族蜡染的绚丽图案,全方位呈现了贵州各民族的文化瑰宝。
三、非遗集市做通草画胸针:手工体验传承匠人精神
在非遗集市,同学们亲手制作通草画胸针。在非遗传承人的指导下,同学们相互帮助、协作创作,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融入小小的胸针中。大家在一笔一画中体会匠人精神的精益求精,理解了“劳动创造价值”的深刻道理。同时,在互动中增进了彼此的了解与友谊,切实体会到“中华民族一家亲”的温暖。
当一枚枚独一无二的通草画胸针完成时,学生们纷纷佩戴在胸前,脸上满是成就感。“原来看似简单的胸针,要这么多工序!”大家在手工体验中,不仅学会了通草画技艺,更领悟到“精益求精”的匠人精神,让非遗传承真正从“观看”变成“参与”。
此次研学活动,通过“看、听、做、思”四位一体的体验模式,成功将“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”教育落到实处。长郡贵阳高级中学将继续整合校内外优质教育资源,引导学生在实践中成长,在体验中升华,努力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,引导他们自觉成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坚定信仰者、积极传播者和模范践行者。
咨询电话:0851 - 83605604 、 0851 - 83605992
邮箱:changjunguiyang@163.com
微信公众平台:贵阳市民族中学
地址:贵州省贵阳市花溪区花溪大道1188号
学校官方微信公众号
长郡贵阳高级中学版权所有 黔ICP备16000512号-3 贵公网安备 5203020202864号 中文域名备案号:?黔ICP备16000512号-4